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东京、新加坡和旧金山,给国内城市什么启示?

时间:2023-08-13 15:22:30    来源:凤凰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代表着我们对国际级大城市的功能的理解进一步具象,可以说成为“消费中心”是国际上一些一流城市的标配,这些城市往往都拥有很强的消费资源集聚能力,同时能够在一国乃至全球的消费市场中占领制高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从整体来看包括三方面维度,第一是城市自身的,特别是软实力维度的体现;第二是国际化网络或者国际化程度的维度;第三要看这座城市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城市群,若没有较高能级的城市群在背后支撑,单一城市很难成长为真正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旧金山金门大桥。李果摄

放眼全球,可以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各国或各主要经济体的政治中心城市或经济中心城市,比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这些城市在能级上已经是本国的制高点,所以其城市软实力自然汲取了本国的精华。其次,正因为这些城市是一国的政经中心,所以它的国际化程度也很高,同时这些国家都会围绕自己的首都或者中心城市去建立城市群。所以各国的“一号城市”或“二号城市”,从某种角度讲天然的就具备了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条件。

第二类是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枢纽级城市,比如新加坡、迪拜等,这些城市依托的不再是某一国或者某一区域的实力,而是以城市自身的地理区位条件为基础,聚集来自全球的各类贸易资源与要素,其中包括消费品与游客的聚集,从而打造成另一个形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三类是依靠人才和产业的聚集而成长起来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比如硅谷、旧金山、波士顿等,这些城市不但是一国的区域级的经济中心,更重要的是,它对新产业、创新人才有强大的吸引能力,并随之汇聚了大量的新兴产业的消费资源。

对比上述三种类型的城市,再观察国内城市, 第一我比较看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这些GDP规模比较大,在地理单元上可带动“北方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和南方沿海城市”的共同突破与发展,且这三个城市背靠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庞大的消费腹地。对于未来,谁能够在国际消费秩序的融入上率先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二是类似拥有新加坡或者迪拜等枢纽条件的城市,比如国内已经率先开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并拥有较强竞争力的空港或海港资源的城市。比如对于海南而言,以新加坡或迪拜为样板,对国际旅游消费岛的建设是值得长期坚持的。目前海南从政策上得到了大量的鼓励和支持,但海南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建设,能够将自身消费品供给端实力提升起来,从而真正成为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枢纽。

第三是拥有对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汇聚能力的城市,比如深圳和杭州等也有希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里的有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才,也不断涌现出很多创新创业公司,它们能共同创造出很多新的消费场景和新的消费产品。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城市的消费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需要加强建设,以更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城市的等级,并去融入到国际消费秩序中去。

标签: